????至于擔心隱瞞不住袁紹,實際上張虞根本不指望能瞞住袁紹。此番襲取信都的關鍵,在于信息差。在于信都不知楊氏陷落,而袁紹后知張虞兵馬動向。當袁紹反應過來時,張虞已率軍殺至信都。且在袁紹的援兵到達前,張虞攻陷并控制信都。
????而當張虞控制信都時,袁紹若想率兵打下信都,憑信都內部糧草,及信都的險要,袁紹亦是要受挫城下。彼時袁紹的下場,可以參考失去江陵城的關羽。
????見張虞無所謂,徐晃也不猶豫,吩咐說道:“來人,傳令將士向信都開拔,務必在明日之前趕至信都。”
????“諾!”
????很快,大軍稍微調整,徐晃率騎兵兩千,順著大道奔馳,以趙睿兵馬自稱。而張虞率五千步騎隨行,兩軍保持二十里的距離。
????得虧張虞帳下精銳無論步騎皆配坐騎,故襲取信都的一路上,七千步騎得以同步,二者腳程并沒有被拉開。
????當然了,與步騎行軍的路程有關。步軍一人一馬,騎兵一人雙馬,二者若想拉開行軍距離,至少有遠距離行才能達到。
????行至黃昏時,兵馬行軍八十里至堂陽。徐晃以趙睿之名,先是騙開了城門,擒住了方匡。而在許攸的出面下,方匡舉城歸降張虞,并提供更加細致的信都軍情。
????堂陽歸屬于安平郡,而信都距堂陽僅七十里之距離。信都城中兵馬有三千,自審配主事以來,為三千兵馬多配弓弩,以為鎮壓賊寇之用。
????方匡提供的情報與許攸所言內容再次符合,這讓張虞不再猜忌許攸,于是讓兵馬在堂陽城外的小村駐扎休整。在用過晚膳之后,張虞留五百兵馬守堂陽,率六千五百人向信都開拔。
????堂陽位于漳水東岸,故留兵守堂陽,無非是想阻擊后續前來支援信都的援軍。
????是夜,張虞率軍兼程行軍不久,天忽降大雨。
????雨水嘩嘩直下,并軍冒雨而行,旌旗被雨水浸濕而卷桿。然因天色昏暗,月色不明,唯有兵卒護著燈籠,小心翼翼而行。
????“君侯!”
????雨水順著兜鍪,滑到張虞臉上,黑夜里卻見一將騎馬尋來,定睛一看,原是領騎行軍的龐德。
????“令明有何急事?”
????龐德抹下臉上的雨水,大聲說道:“君侯,我部隴騎不習大雨行軍,今漸有怨念,不知能否暫緩行軍,待雨水稍退之時,再率軍趕路。”
????聞言,張虞以鞭指天,揚聲說道:“今天降大雨,乃是天賜福兆。我軍奔襲信都,敵寇必不能察覺,眼下若是止步休憩,將錯失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