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略陽。
????“我率兵搦戰數日,言語辱罵張虞。而張虞始終閉營養銳,我今無能為力爾!”
????成宜摘下兜鍪,滿臉疲憊,向韓遂、宋建二人抱怨,說道:“張虞西伐隴右,意在破軍。今閉營不戰,與其所為違背,實令人費解!”
????自張虞十日奔襲六百多里,打通渭水、清水、關隴三道之后,張虞便一直閉營不出。而韓遂、宋建擔心后續糧草不足,讓成宜率兵搦戰,并召集羌、氐各部來援,欲與張虞決分勝負。
????張虞看出隴右軍的企圖,因隴道疏通緣故,反而不急于交手,依照舊時之策固守,從七月一直對峙到八月,令韓遂速勝之策難成。
????韓遂心煩踱步,說道:“張虞深諳兵法,知我軍以隴西、金城為基,兵糧需遠途轉運。況隴右凋敝,產糧不及山西,今張虞解冀縣之圍,隴人為其轉運軍糧,敵已無軍糧之憂。”
????“故張虞之念不難窺探,其無非是欲待我軍糧盡,以便出兵大破我軍。”
????“那今下當如何是好?”樊稠擔憂問道。
????韓遂沉吟少許,說道:“且先讓興國、長離羌人供糧,以減少金城遠途轉運之損耗。并遣騎卒繞行,看能否襲擾隴道,燒掠張虞軍糧,逼其出兵。”
????“諾!”
????襲擾糧道以逼進犯敵寇撤軍之事,韓遂在與東漢諸將交手中屢次上演。如張溫、董卓伐隴右時,韓遂、邊章見形勢不利于己,于是主動拉開距離,撤至遙遠的金城郡。
????張溫、董卓聯合進軍,欲一戰而收復失地,于是大舉進攻金城郡,結果卻被韓遂截斷糧道,大軍無糧之下,最終敗退而歸。而在追擊中唯孫堅眼觀獨到,提出反斷韓遂的糧道,僅是不受重用;董卓因深知糧道危險,提前派兵駐守,才得以從中撤退。
????若觀諸葛三伐隴右時,在與司馬懿對決中,二者皆是瞄準對手軍糧下手,以逼對手露出破綻。再觀劉秀伐隴,為何前后歷盡多次,本質還是在于缺糧。
????故在隴右用兵,首要在于軍糧,誰手上的糧草夠多,誰就能取得在隴右的優勢,繼而便能逼出對方用兵的破綻。而韓遂與東漢諸將交手多年,豈會看不透張虞心思,自然是會針對性下手。
????“若羌人不借糧,我軍難燒張虞軍糧,我軍糧少不及張虞,當如何是好?”宋建問道。
????韓遂停下腳步,駐足于輿圖前,蹙眉說道:“若糧草不濟,僅能向張虞求和,或是率兵撤至金城。今且先與張虞對峙,看能否燒掠敵糧。如事難成,書信與袁紹,令其出兵安邑,同樣能逼張虞撤軍。”
????“文約多智,聽文約之見!”
????韓遂上月雖敗于張虞之手,但好歹斬俘楊秋所部。今宋建自思不如韓遂,自然選擇相信韓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