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四年,九月中旬。
????太原郡,中陽縣境內,一場攻伐廝殺的大戰(zhàn)正在綢繆當中,但見蜀軍的營寨前方,一隊隊頂盔摜甲、手持利器的袁軍士卒正列陣待戰(zhàn),等候著中軍的顏良降下進攻的命令。
????為蜀軍一封回信所激怒,一怒之下動兵的顏良,此刻偵望著蜀軍堅固的營壘,銳氣橫生的士卒,他突然生出了退卻的心思。
????堅壘不可攻也,這是兵法上的常識,顏良自是知道的,在蜀軍營壘守御完備,蜀軍士氣良好的情況下,攻伐蜀軍的營壘不是一樁明智的選擇。
????尤其是兵法上有告戒之言:‘主不可因怒而興師。’而當下的顏良就處于因一時的憤慨和怒意,做出攻伐蜀軍營寨的決定,落入了兵法的下乘,行了兵法忌諱的事情。
????只是大軍已經動身,列陣于此,若是不上去撞一撞蜀軍的營寨,如何對得起今日的大動干戈,興師動眾。
????“聽聞左賢王劉豹所部,其部下多有耿介之士,欲為劉豹報仇雪恨,就讓左賢王劉豹的部曲先上。”顏良計較一番后,他給出了命令,讓號令的旗手發(fā)出旗號,動員左賢王劉豹所部人馬上前征戰(zhàn)廝殺。
????“諾。”軍中旗手一聲響亮的應諾后,他揮動手中的紅藍二色旗幟,向前一撲,隨即大軍陣列的前方,一隊方陣人馬就踏步上前。
????不同于往日里騎馬馳騁的匈奴士卒,今日作為先鋒的匈奴人,一個個都是舍去了馬匹,他們身著皮甲,手中舉著蒙上牛皮的木盾,拼湊出密集的陣型,效仿起了漢軍的陣列而戰(zhàn)。
????前陣的動靜,落入顏良的眼中,就是左賢王劉豹遺留下的部曲踏著不急不緩的腳步,手中的蒙皮木盾斜向上方,用于抵御隨時可能襲來的蜀軍箭矢,一副謹慎小心的態(tài)勢。
????“內遷日久,匈奴人倒是學得了我漢家士卒的一二戰(zhàn)法。”顏良輕聲笑道:“就是不知道學得有幾分的水平,能否為本將軍攻破蜀軍的營寨。”
????郭援陪在顏良身邊,他應和了一聲:“左賢王劉豹麾下的部曲,忿于左賢王之死,對蜀軍是恨之入骨,今次攻打蜀軍營寨,當是義無反顧,若說一舉攻破蜀軍營寨,倒是有些勉強,可同蜀軍悍戰(zhàn)一番,卻是可以預見。”
????“郭中郎將所言是也。”顏良點頭,他對匈奴攻破蜀軍營寨,為他創(chuàng)造大敗蜀軍的機會一事,并不是十分的看好。
????畢竟蜀軍亦是精銳,而匈奴不善于攻城拔寨,眼前的左賢王部曲單憑一股子血怒之氣,攻破蜀軍營寨的概率卻是不高。
????話不多言,顏良和郭援目光匯聚在戰(zhàn)場上,細細觀摩起了這場即將打響的大戰(zhàn)。
????當下統(tǒng)御著左賢王劉豹部曲的劉二虎,他此刻身處陣中,督促著麾下兒郎移動上前,不斷接近起蜀軍的營壘。
????雖是第一個被派出,試探性攻打蜀軍營寨,但劉二虎心頭不是彷徨和擔憂,而是一股子興奮和雀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