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武場新槍的測試大獲成功后,新槍很快進入批產階段,按照試制階段的經驗,劉三悟開始組織人手,培訓新的流水線工人。
????幸而匠造書院源源不斷的給工業司各廠輸送著優質工人,不然李敏又要頭疼人手不夠的問題了。
????當然,新槍的制造,不可能一開始就全面替換掉針發槍,原有的針發槍,依然在繼續生產之中,只不過產量比之以前開始減少了。
????一方面當然是新槍采用的全新工藝,熟練工人并不多,而且許多新機械設備的產量還沒跟上來,工人也需要跟新設備繼續磨合。
????另一方面,明軍的規模過于龐大,要想全部替換新槍,短時間內也很難實現。
????京營加上各地衛所和邊軍,兵力已達一百萬二十萬之眾,而這其中能裝備上針發槍的,不足四成。
????當然,這其中應天府京營的二十萬京軍,均已全被裝備針發槍,北方邊軍和鎮守西北、大漠、遼東、高麗等地的衛所,也已經實現了熱武器化。
????不過西南、以及內陸各地衛所,針發槍的裝備率還不足兩成,有的衛所甚至連一成都做不到,還是以刀槍等冷兵器為主。
????不過在朱元璋的計劃中,在新槍正式開始列裝后,淘汰下來的針發槍,便可分批裝備給各地衛所了。
????很快,第一批一千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被生產出來,優先裝備給了火槍營,隨著大量的子彈到位,火槍營也開始了新槍的訓練。
????而朱元璋,也隨即將三三制作為新的操練大綱,頒發了下去。
????當徐達和李文忠等人,第一次看到三三制時,還有些頗為不理解,按照他們的觀念,能夠發揮出火槍最大優勢的,當然是線列陣了。
????這將組成陣列的官兵,拆分成三個三個一組,這不是分散火力么?
????不過再試著用三三制訓練了一個火槍營后,他們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雖然從表面上看,作戰人員分散,火力自然就無法集中,但是在實操中他們卻發現,人員雖然分散開來,但火力的猛烈程度和持續性,卻是進一步加強了。
????因為十發子彈的彈容量,能夠保證每位士兵都能在不同時間內,做到持續射擊。
????而且每一組里的每位士兵,都能做到相互協同配合,而且進攻的速度,遠超線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