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的復職使得清廷中樞職能得到了良好運轉,同樣也讓八阿哥放松了許多。
????作為上書房首席大臣,張廷玉可以說是一個標桿,他不僅是朝中重臣,同樣也是漢臣眼中的領袖。
????而且和馬齊相比,張廷玉雖沒有馬齊的耿直,但無論從政治手段還是能力來講,張廷玉都是首屈一指的,這也是他脫穎而出,最終能后來居上替代馬齊成為首席大臣的原因。
????張廷玉是個聰明人,也是一個識實務的人。他的復職同八阿哥說的那些話有些原因,而最終促使他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是這天下大勢。
????畢竟,康熙的皇帝之位還在,八阿哥也沒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取而代之。再加上大清和大明的局勢改變,如今大清的確需要一個更精力充沛,頭腦清醒,而且有能力的人來領導。
????八阿哥作為太子,國家的儲君,從法理來講監(jiān)國沒有絲毫問題。這也是張廷玉最終選擇和八阿哥合作的原因,而且因為康熙的皇位未廢,張廷玉同樣又不需要顧及背叛的惡名。
????有了張廷玉的協(xié)助,在西安的朝廷運行比之前暢通許多,一些政令也得到了較好的實施。不過,擺在八阿哥面前的大事依舊是大清的敵手——大明!眼下最重要的是遏制住大明繼續(xù)進軍的步伐,調集全力積蓄力量,然后反攻,從而奪回京師。
????這些事,自逃出北京城前,八阿哥就在做了,而到了西安之后也一直沒有絲毫放松。
????目前,除非直隸、山東、江北、河南、山西等地的各部清軍外,清廷還掌握著陜甘、廣西、云貴、四川甚至包括關外的各部。
????這些力量加起來并不小,可以說清軍依舊擁有極強大的軍事實力。不過對于明軍,尤其是攻占北京城的大明新軍來講,八阿哥心中并沒有什么底。明軍強大的火器,已經打破了大清為之驕傲的騎射,要想改變局面,不僅需要調集兵力,同時在火器上也要多想辦法。
????相比其他目光短期的滿清貴族而言,八阿哥這個太子還是很有眼光的,其實在許久前他就注意到了大明軍隊的改變。從福建之戰(zhàn)開始,明軍就開始大量裝備火器,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明軍的火器裝備比例越高,同樣也越先進。
????直到后來,那支新軍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戰(zhàn)爭方式,全火器部隊,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但明軍恰恰就做到了這點,而且這支部隊所擁有的戰(zhàn)斗力更令天下人目瞪口呆。
????一直以來,清廷對于火器就不是很重視,或者說清廷以滿人入關統(tǒng)治神州,而火器作為一種殺傷力強大卻又不需要太多訓練的武器,這對于滿人統(tǒng)治數(shù)倍于自己的漢人從先天來講就是一種威脅。
????這也是清廷除了在萬不得已的情況盡量不使用或者少使用火器的原因。遠的有當年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代,在遼東之戰(zhàn),吃了明軍火器苦頭的滿清(后金),開始學習制造和使用這種武器,然后依靠仿造的大炮和火銃再加運氣最終得到了天下。
????但取得天下之后,火器這些東西就被封存起來了,整個滿清又開始以騎射為榮。到了三藩之亂時,為了和三藩作戰(zhàn),康熙那時候又一次開始推廣火器運用,而在平定了三藩后,火器又一次受到了冷落。
????之后還有幾次大漠遠征和雅克薩之戰(zhàn)及臺灣之戰(zhàn)等等,火器的使用都在這些戰(zhàn)場上發(fā)揮了極大作用,可每戰(zhàn)之后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將領,全都不約而同地把火器打入冷宮,除了一些八旗精銳擁有一定數(shù)量的火器外,普通的綠營充其量就幾門老爺炮而已。
????這也是為什么大清從一開始占據(jù)上風,而后來和明軍的作戰(zhàn)中卻越來越力不從心的原因。裝備的差距導致雙方的作戰(zhàn)方式和戰(zhàn)斗力發(fā)生了改變,而現(xiàn)在,如果還是抱著騎射無敵的想法同明軍作戰(zhàn),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在出逃北京城的路上,八阿哥就以康熙的名義下旨各地不僅加緊練兵,同時重視和發(fā)展火器。而現(xiàn)在,偏都西安后,大規(guī)模制造和裝備火器也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