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幾年前還是上虞城的普通兵丁,每日里跟著隊正周阿根在上虞城門收收入城錢,空閑時曬曬太陽和兄弟們吹吹牛皮,日子雖然過的清苦,卻也逍遙。
????上虞被袁奇帶兵攻破后,僥幸逃得活命的張昭就此裹入了義軍,隨后跟著袁奇參加了各場戰役,在杭州大戰后同王東一起逃脫,轉而投入了朱怡成部下直至今日。
????這些年,張昭累功也從一個大頭兵逐漸升到了守備一職,這在軍中算得上中層軍官了,再加上張昭年輕,作戰勇猛,人又較為聰明,又屬于軍中老人,所以在崇明組建新軍的時候被兵部挑中,調至新軍任職。
????對于崇明新軍的組建,張昭還是有所耳聞的,不管怎么說他的官職雖不高,可畢竟是軍中老人,和幾位領兵大將當年都是一個鍋里掄勺的,打聽一些消息還是沒有問題。
????據說,這支部隊是皇帝朱怡成一手打造的精銳之軍,甚至軍中還有御林軍之稱,能從普通駐防部隊調至這任職,對于張昭來講的確是件好事,只要在這做好了,日后入了皇爺的法眼,說不定飛黃騰達就在眼前。
????半年前,當張昭來到崇明島,正式成為這支新軍一員后,張昭這才明白它和其他軍隊的不同。
????相比現在的大明軍隊,這支軍隊從組建模式和裝備完全不同。首先,這支部隊的規模很大,雖然兵制改革后,朱怡成確定了在軍中實施總兵制和提督制,按照兵部的計劃,未來一鎮總兵統協二萬至二萬五千人,但實際上現在大多明軍一鎮只在二萬人左右,有些少的連二萬都不到。
????加上隨軍民夫,勉強可超過二萬之數,其中真正的戰兵一般只占了十之七八而已。而這支新軍整編人數是滿員二萬五千人,更重要的是這二萬五千人全都是戰兵,如果再加后勤和隨軍民夫,其人數恐怕要至三萬上下。
????當然了,如今崇明新軍的全員還未到位,現在整軍只在一萬八千人左右,但這已經超過了不少各鎮之軍。
????另外,新軍的編制也比之前各軍的編制更為嚴密,按照兵部的兵制改革,全軍上下實施了實銜和虛銜并重的方式,按兵部方面的解釋,就是軍銜制。為區別軍銜,調任的各將領重新授銜授職,比如張昭,實職為守備,軍銜授承信校尉,在軍服上以兩顆銀星為標注,看上去一目了然。
????除此而外,全軍還以戚家軍的結構進行組建,并在其基礎上稍作改變。戚家軍的軍隊結構是以伍、隊、哨(旗)、司、局、營、部組成,在前后期略有變化,比如說局、營、部這些大編制在初期戚家軍是沒有的,而是在后來才逐漸設立,所以崇明新軍在其基礎上保留了最基本的伍、隊、哨、營著四個構成,然后在其上又設置了團、師、軍三階,各階軍事主官統一稱“長”,同實職類同,但僅限于新軍內部。
????這種方式,也是朱怡成用來打造新式軍隊的一個試點。從這七階來看,幾乎相等于近代軍隊組成結構了。其中伍是最基礎機構,顧名思義一般以五人組成,而隊就等同于后世的班,哨為連,營團等同后世相等,張昭身為守備,又授承信校尉,是一團之長,其部約四千人左右,三團為一師,二師為一軍,再加一個炮團,全軍二萬五千人。
????整支部隊的火器比例高得驚人,除去新軍中每團中各有一營暫時保留冷兵器外,其余全部由火器組成。普通戰兵均持有火槍,而且這些火槍已從最初的火銃逐漸更換了最新研制出來的帶有膛線的隧發槍,這種槍在后世也被稱為來福槍或者來復槍。
????這種火槍精度高,射程遠,威力大。相比現在明軍所裝備的火銃而言強大許多,可這種槍也有著它的缺點,主要是因為其膛線構造,彈子裝填比較麻煩,裝填時需用工具進行輔助,所以其射速要低于目前的火銃。
????不過在經過一系列調整,并且對裝填和彈子的改造后,實施了定裝彈和基礎裝填步驟,其射速已提高不少,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裝填和發射速度差不多能和目前火銃相等。
????根據小道消息,大明皇家科學研究所那邊已經在想辦法研制后裝步槍了,如果這種步槍能制造出來,那么困擾新軍的火槍裝填速度就將徹底解決,但這種武器什么時候能夠研制出來,這就不是張昭能知道的了。
????除了火槍外,軍中還裝備了類似于萬人敵的手持火雷,只不過這種東西在實用中效果不怎么樣,一開始是用薄鑄鐵做的外殼,可十回有回不是炸不響要么就是炸了沒效果。而后來改成了特殊陶瓷做的外殼,這一下倒是能炸響了,可因為材料不易運輸,而且威力也不怎么樣,所以軍中很少使用,只留了一下作為儲備而已。
????在火槍之外,變化最大的就是火炮了。大明的冶煉工藝提升之后,新軍的火炮完全取代了原來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