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并沒先講錦衣衛(wèi)之事,而是談起了朝鮮,并由朝鮮說到了遼東。
????“皇爺當(dāng)年在朝鮮布局,一來是因為朝鮮國不尊大明為主予以小懲,二來朝鮮地理位置重要,北接遼東,南臨北海,東近日本,我大明要控制海上疆域,朝鮮之地是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的。”
????朱怡成點點頭,鄔思道說的沒錯,這也是他當(dāng)初布局朝鮮的主要原因。
????鄔思道繼續(xù)道“除去這兩點外,遼東也是重中之重,臣記得去年之時朝鮮大臣就已上報過朝鮮國中同遼東滿清有所勾結(jié)之事。”
????這件事朝中除了朱怡成外,鄔思道其實知道的比任何人都早。要知道汪文由朝鮮返回大明,恰好就在半路上遇見北上的鄔思道,雖然之后鄔思道僅僅只是初步了解一下,后續(xù)并未再過問此事,但鄔思道是什么人?以他的聰明僅此就足夠了,何況之后朝廷在濟州的布置更證明了這點,這是怎么都瞞不過鄔思道的。
????“如今朝鮮自取滅亡,這對于大明來講卻是一件好事。朝鮮李氏據(jù)朝鮮三百多年,眼下王室十不存一,正是取而代之的最佳時機。至于皇爺所謂的顧慮,在臣看來并不算什么,這天下之國有興也自有其亡,大明雖是其宗主,但如今不取其國反而令人恥笑。皇爺做事一向坦然,臣記得當(dāng)年皇爺于臣說過一句話,至今臣依舊深為贊同。”
????見朱怡成向自己望來,鄔思道笑著道“皇爺說,這天下無非利益二字,國與國之間同樣如此,如今的天下已不是千年前的天下,世界之大四海之富有皇爺比臣更為清楚,如此大勢,如我大明裹足不前,就會被世界所淘汰。”
????說到這,鄔思道正色道“皇爺還說過,一切正義皆槍炮范圍之內(nèi),只要我大明強盛于天下,必成霸業(yè)。當(dāng)年之言,依稀在臣耳邊,如何今日皇爺如何起婦人之仁了?朝鮮之國不取,難道任其死灰復(fù)燃?至于他國如何看又如何?想當(dāng)年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王室衰弱,群雄而起爭霸天下。秦滅六國取其鹿,后失德于天下而至以楚漢相爭,最終漢高祖創(chuàng)建煌煌大漢。”
????“西北、蒙古、遼東,這三地皆為我漢人故土,以皇爺之雄心壯志,難道僅復(fù)前明之土就滿足否?以臣看來,先定朝鮮,后取遼東,乃上上之策,一旦遼東拿下,皇爺可從關(guān)內(nèi)移民以充其地,甚至從朝鮮移民遼東也無不可。需知朝鮮百姓同我大明百姓并無不同,這朝廷好壞自在人心,所謂無水之萍,何足道哉?”
????鄔思道這番話讓朱怡成眼前頓時一亮,鄔思道說的沒錯,這些日子朱怡成的確有些失了本心了,或者說隨著大明的穩(wěn)步前進,現(xiàn)在的朱怡成有些失去了當(dāng)初的銳利。
????在心里,朱怡成雖然想打造一個千年帝國,讓自己的大明成為天下的霸主。可隨著大明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朱怡成的心態(tài)卻有了些微妙的變化,其重要的一點就是朱怡成開始有些在乎自己和大明的名聲。
????但是,作為一個君主,一個皇帝,所謂的仁義不過僅僅只是手段和工具罷了。翻開歷史,看看哪里留名史冊的君王,那一個是真正是所謂的“仁君”的?
????無論是外王內(nèi)圣,又或者內(nèi)圣外王,這些無非都是手段,一旦失去了進取心,那么必然裹足不前。就像現(xiàn)在,隨著大明已成了天下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朱怡成卻莫名其妙在乎其所謂的仁德來了,這不是笑話么?
????至于其他國家怎么看大明和自己,朱怡成需要考慮這些么?所以無論他對于朝鮮用什么手段,其真正目的無非就是吞并朝鮮罷了。至于理由,朝廷中那么多的臣子,隨便找個理由還不容易?那怕今日大明直接把朝鮮一口吞下,日本這些國家會如何反應(yīng),大明也絲毫不懼,難道小小的日本有膽量反抗大明不成?
????當(dāng)想通了這些問題,朱怡成頓時猶如打通了任督二脈,全身上下都暢快起來。再者,鄔思道還提到了一點,那就是對于朝鮮的安置方面,如果拿下遼東,以遼東的地域廣闊,大明不僅能從關(guān)內(nèi)移民以開發(fā)遼東,甚至還能從朝鮮移民遼東。
????一個國家,如果沒了人口基礎(chǔ),那么這個國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朝鮮雖是一個單民族國家,可朝鮮的土地兼并包括官員、士族勢力極其龐大,以至于朝鮮普通百姓的生活極為貧困。
????相比曾經(jīng)獲得特權(quán),甚至如今還擁有特權(quán)的那些朝鮮統(tǒng)治階級來說,普通的朝鮮人哪里管你這朝廷是大明還是朝鮮?只要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就足夠了。
????再者,前明對朝鮮的影響是極深的,朝鮮國中無論是文字、服飾、習(xí)慣甚至文化都深受前明的影響。而如今的大明同前明又是一脈相承,相互之間融合極為便利,這也是吞并朝鮮遠(yuǎn)比吞并日本更來得容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