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峴想在李隆基雷霆震怒之前查到一絲蛛絲馬跡,在質(zhì)問的時候也可以應(yīng)答,不至于一問三知,沒想到,李隆基的反應(yīng)很激烈,當年晚上就出現(xiàn)在京兆府。
????跟隨李隆基出現(xiàn)的,有兵部尚書王脧、戶部尚書楊崇禮、中令令蕭嵩、吏部侍郎李林甫還有刑部尚書方開望。
????全是朝中重臣。
????看到李峴、朱元芳和潘子壽要行禮,李隆基擺擺手說:“免禮,說正事吧。”
????太子府受襲,不管李瑛是不是自己最看重的兒子,百年之后皇位傳不傳給他,對李隆基來說不考慮這個問題,敢對太子下手,就是藐視大唐法紀,變相挑戰(zhàn)李隆基至高無上的地位,知道太子府出事,李隆基第一時間親自到這里過問,不管是誰,觸到了李隆基的底細,都要嚴懲罰。
????最讓李隆基敏感的是,這次遇襲,很有可能與火器有關(guān)。
????在吐蕃取得的勝利,可以說是火器換來的勝利,火器無與倫比的殺傷力,讓吐蕃多年形成“以戰(zhàn)死為榮”的作戰(zhàn)風格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戰(zhàn)場上悍不畏死的吐蕃士兵,在火藥無堅不摧的破壞力面前,野狼變野鼠,經(jīng)常一觸即潰,最近斷送了二百多年的積攢的基業(yè)。
????火藥一面世,李隆基就敏銳察覺到重要性,第一時間采取措施,把火器盡最大能力保護起來,還破天荒把火器署設(shè)在禁苑內(nèi),就是為了保護火藥,在李隆基眼中,火藥可以視作大唐鎮(zhèn)國神器,關(guān)系到大唐的長治久安,只要火藥掌握在大唐宗室手中,可保李唐江山千秋萬代。
????要是太子李瑛受襲,李隆基多是在宮中召集人商議對策,下令嚴查這件事就行,反正兒子沒事就可以松一口氣,可這事竟然牽涉到火器,不能不重視。
????今天能用火器襲擊太子,明天說不定有人用它對自己下手,李隆基得知消息后,根本坐不住,召集了幾名當前重臣,馬上趕到京兆府商議對策。
????李峴心里暗暗叫苦,不過面上不敢表現(xiàn)出來,聞言誠惶誠恐地說:“微臣遵旨。”
????經(jīng)得李隆基同意后,李峴把自己得到偵查到的情況簡單的向李隆基說了一下,包括由刑部、京兆府和太子府三方臨時的組合和分工都向李隆基作了匯報,末了猶豫一下,最后還是硬著頭皮,一邊奉上案卷,一邊稟報:“微臣找昔日在吐蕃見識過火器的士兵看過,也得到火器署的幫助,確認這一次襲擊案用了軍隊使用的火器。”
????這件事就發(fā)生在長安城,天子腳下,根本瞞不了,李峴只是猶豫片刻,最后還是如實泄報。
????李峴知道,皇上雖說住在深官中,但是耳目并非常厲害,大唐各地的最新情況都會匯聚起來送到李隆基的御案前,發(fā)生這么大事,根本瞞不了,如實匯報就行。
????李隆基破天荒這般重視,李峴也隱隱猜到原因。
????合上案卷,李隆基臉色繃得緊緊的,眼內(nèi)閃過一條復雜的神色:真是怕什么來什么,真是火器所產(chǎn)生的威力。
????這算什么,敵國所為?爭奪皇位?仇人報復?
????以上三個猜測不是問題,以李隆基這時的人心和權(quán)勢,可以應(yīng)付各種挑釁和狀況,然而,此刻李隆基最想搞清楚的問題是:火藥是怎么泄露的?是有人弄到成品火器還是配方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