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趕上夏天雨水連綿兩三日,你還能獨自駕車去天津衛嗎?”
????“……走官道應該可以。”熊三拔想了想,覺得沒太大問題。
????“如果在車上裝載上千斤貨物呢?”
????“這……車輪會被陷住……陛下是想讓馬車輪子走在木頭條上!”
????這事熊三拔還真趕上過,不用想也知道結果。隨即就意識到了圖紙上那架梯子的用途,猛然瞪大了雙眼。太他媽天才了,已經被很多人神話的大明皇帝終于當著自己的面再次展現出了神跡。
????“對,朕把這些木條稱為軌道,它不光能克服路面阻礙還可以節省拖拽馬匹的數量和增加運輸量。想一想啊,把幾輛或者十幾輛馬車連起來,只用三四匹馬拉拽即可行走自如,會是何等情景。
????從東便門到通州運河碼頭的這條軌道只是試驗品,經過一段時的使用之后,如果可行,朕會把軌道修往全國各地,甚至穿過俄國一直修往歐洲。
????你可能是趕不上了,但以后每位使用軌道往來于歐洲和大明的人都會知道你和眾多修建者的名字。朕會刻成石碑,高高矗立在軌道沿途的每個站點。”
????熊三拔猜對了,皇帝真想把馬車放到木條上行走。這就是洪濤為大明設計的軌道交通系統,在未來百年之內,這套系統將會擔負起主要陸路運輸任務。
????它將把原材料從產地運往加工地,把糧食從產糧區和港口運往偏遠山區,把軍隊從營區調往戰區,同時也把皇權從紫禁城延伸到軌道可以抵達的任何一個地方。
????想統治一個大帝國,除了穩定朝堂、抓緊軍權、排在第三位的不是教育也不是經濟,而是交通。沒有快捷的交通運輸就無法進行有效管理,更不能發展經濟。
????前幾輩子洪濤在宋朝鋪設過公路網,效果還不錯,但太費時間和勞動力,沒有十年二十年的鋪墊起不到太大作用。且維護費用很高昂,運輸成本也比較高。
????這次他不打算再走老路了,想用鐵路代替公路。沒有蒸汽機沒關系,用馬匹也能拉動車廂。沒有鐵軌同樣沒關系,換成木軌也一樣能用。
????這套東西在礦山中實際應用過,效果還成,但大范圍鋪開合適不合適就不能妄下結論了。還是那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知道沒關系,試試唄。
????前些天工部尚書上疏說玉河(通惠河)城外水道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水位下降,嚴重影響漕船通行,請求下旨清理,并引新水源進入。
????通惠河可是京城的命脈,關系到漕糧運輸,清淤引渠朝堂里沒人反對。不過洪濤多了個心眼,讓趙士禎在奏折里把沿著通惠河北岸修軌道給寫成了修纖道,一字之差,瞞天過海。
????只要六部和內閣沒人多想,等圣旨一下再找后賬也晚了。通惠河肯定是要疏通的,但開挖新渠就算了,省下來的經費和人工全交給熊三拔修軌道去。
????其實洪濤缺的不是錢,就算內帑不夠,工部的節慎庫里這幾年也沒少裝,根本用不著動用太倉。但走流程太麻煩了,和六部九卿解釋什么叫軌道交通、有什么好處,他們大概率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