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大學士,不要危言聳聽。列祖列宗也不愿看到朝廷如此虛弱,如果太祖皇帝在世,在座的諸位怕是沒幾個能保住腦袋。
????此一時彼一時也,做為朝廷重臣,一言一行皆定國家生死存亡,怎能如此感情用事。越是到了危急時刻越該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一念之差,不僅僅決定了朕和諸位的權柄,還將定千萬人的生死!
????此時大踏步后退并不是畏縮,而是為了將來大踏步前進。想打疼別人就要先把拳頭收回來,攢足了力氣再打出去才有效果。
????如果堅守遼東不退,一旦戰事不利,從永平府到肅州衛隨時都有可能遭到北虜侵襲。屆時首尾難顧,局面會更糟。千萬不要忘了,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有東邊的建虜,還有北面虎視眈眈的蒙古諸部。
????另外朕還有件事沒提,雖然暫時比不上北虜和建虜威脅大,但從長遠看起來更加麻煩。諸公應該聽說過紅毛番,他們與佛郎機人同出自極西之地,行事風格卻有不同,更兇惡也更不通情理。
????前兩年紅毛番已經占據了南洋爪哇國椰城,修建堡壘聚集船只,不久就會東進抵達大明。屆時廣東、福建沿海也會成為戰場,腹背受敵變成了三面包圍,何解?”
????像翁正春這種比較純粹的文人,洪濤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說話還是比較客氣的,能講理的時候盡量講道理。
????他們相對來講比較頑固,不懂變通,更不太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始終認為中華為世界文明中心,一切外來族群都是野蠻、粗鄙的異端,既不屑又恐懼,非常矛盾。
????同時他們的操守卻比很多官員高,對理想的信念也執著,真有股子舍身成仁的狠勁兒,至少比說一套做一套的偽君子強。
????怎么說呢,就像宋徽宗一樣,如果他不當皇帝只當個畫家或者書法家,應該可以留名青史。如果讓翁正春去搞文化教育也會比當輔臣更合適。總體上講人就沒有廢物或者好人壞蛋之分,只看處于什么位置。
????“紅毛番為何要侵我大明?”翁正春被問了個暈頭轉向,光是北虜和建虜就已經把內存掏空了,對于遠在南洋的紅毛番知之甚少,更不理解為何萬里迢迢來此挑釁。
????“北虜南侵、建虜西進、西番東來皆因一個字,錢!和他們的國度比起來,大明物產豐富又羸弱可欺,只要兵甲犀利就可不勞而獲,是強盜的不二選擇。”
????真是迂腐透頂了,做為偌大帝國的頂層官員,居然可以問出此等白癡般的問題,還一本正經的討教,弄得洪濤也沒了脾氣。頭發長見識短,可能說的不僅僅是女人。但凡睜開一只眼稍微瞄下外面的世界,就不會如此無知無畏。
????“陛下,若是放棄遼東,兵將可以撤回關內,數十萬漢民該如何處置?”
????有了翁正春的反對,其余人等算是得到了比較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兵部尚書孫瑋看來也不太同意放棄遼東,但又無力反駁皇帝提出的幾個關鍵問題,只能選擇曲線救國拿遼東百姓說事兒。
????“遼東民風與關內不同,半漢半胡,強行驅趕必遭仇視,反而不美。責令當地守軍及早張貼告示講明緣由,何去何從由他們去吧?!?br>
????說起遼東百姓洪濤更加煩躁了,國家明明在自己的統治之下,卻無法獲知準確人口數量,甚至連個大概其都無從估算。由于明初永不起科的祖訓,終明一朝歷代皇帝對人口普查都沒什么興趣,或者干脆就不做。
????遼東的情況更加復雜,屬于各民族混居,既有漢人軍戶又有朝鮮難民還有蒙古、女真各部,能給出人口數量的只有軍戶,但依舊很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