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文四年正月十五號,對老百姓來說,這是個特殊的日子,人們忙著過元宵佳節,這也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對于萬千的儒家學子來說,這也是個矛盾的日子,因為一篇文章讓他們陷入了迷茫。
????出了大風頭的遜志報刊發了特刊,頭版頭條,格物能否致知,實踐出真知,十一個大字吸引了人們的眼神。上面的具體內容是:“朱熹朱夫子說過: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南宋陸九淵也說過:修持心性不為物牽,回復天理之知。然吾認為: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良知明覺者也………?!?br>
????當然內容很多,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理解,那些讀書人的工作自然就來了。
????人們買到遜志報的特刊的時候,本來還在驚訝著昨天已經發報了,怎么今天又發了,難道又出了什么大事。
????拿到之后,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篇文章,洋洋灑灑占滿了整個版面。
????引起人們注意的不止是這一篇論證文字,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方孝孺。
????方孝孺,今上的老師,江南儒家領袖,偏愛先秦儒學,但大明開國繼承了元朝欽定的程朱理學,方帝師也修習了程朱理學,對那些思想也有自己的想法。
????看見他在遜志報上刊登文章,人們對之前的傳聞就越發相信了,遜志報的后臺就是這位帝師了。
????儒生們仔細研究了他發表的這段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不禁懷疑,方老師有新的論作出來了,只是這新作似乎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至少懂行的人們都很驚訝,這真的是方孝孺寫的,怎么有些和之前不一樣。
????對這篇文章感觸最深的怕是朝廷的官員和國子監的監生,對于已經習慣程朱理學的他們,對于方孝孺的言論也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有人認為他用新的思想解釋了儒學,有人認為他是對程朱理學的不尊敬,總之這篇文章成為了一個導火索,開啟了一場大的辯論,而這帶來的影響,確實是無法言明的。
????白日的喧囂還未過去,應天的夜便已悄悄來臨,遜志報帶來的影響還在發揮著余熱,似乎給這冰冷的天氣加了一把火,很多人還在討論著那篇文章,熱度不減。
????轉眼間已經到了正月十六日,奉天大殿上,三三兩兩的官員們還是在談論遜志報的內容,小圈子在這里表現的很明顯,雖然自從丞相制被廢除后,黨爭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但是今上寬松的政治制度還是讓很多大臣敢于說話,也敢于交朋友。
????“大家都看了昨日的遜志報特刊了吧,里面的內容有些偏離,這太不成體統了,方大人怎能如此做呢?”
????“這是背叛,朱夫子的理學是我大明朝廷欽定的,方大人糊涂了,早就說該封掉這家報紙的,現在出了大麻煩,唉?!币晃淮笕颂貏e激動的說道,這是實實在在的衛道者啊。
????“思想是進步的,方大人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我觀此文,有南宋陸九齡之風,怕是方大人在儒道釋義上花費了了不少心思啊。”
????“但是這篇文章和希直先生之前的理論變化很大,這不會是其他人冒用希直先生之名吧?”
????“有可能,有可能,怎么會這樣,不過從昨天到今天,方先生都沒有解釋的意思啊?!?br>
????“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希直先生師從潛溪先生,潛溪先生也曾談到格物致知,但沒有論述具體的方法步驟,如今希直先生做以總結與闡述,也未嘗不可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