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的生活,總有些不一樣的故事,家人間情感的聯絡,在這個時代還不是那么明顯,父親母親的權威是不容挑戰的,當然也有意外,只是你夠不夠資格。
????父親回來了,在遜志齋里休息,中愈在父親回來后便去了書房,向父親請了安,隨后坐在了右下方。
????房間里很靜,蠟燭的燈火,一搖一搖,投下的影子一擺一擺,方孝孺沒有停下手中的筆,依然在寫著自己的東西,過了一會兒,似乎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在最后,似乎斟酌了許久,還是方孝孺先開了口:“愈兒,京師里最近出了一款小吃,叫做臭豆腐,很好吃,很多同仁都談論起它,說是還不錯,是你做的?”
????“哦?”方中愈扭頭看向父親,“父親,從何而知呢?”中愈心里一陣詫異,臉上卻不動聲色。
????見中愈沒有解釋的樣子,方孝孺停下手中的筆,說道:“那天,方良,我看見他了,他這小子,最聽你的話了,你讓他往東他絕不敢往西,況且他從來沒有離開過你的身邊,他在那里售賣,你要是不在那就奇了怪了。況且。。。”方孝孺捋了捋自己的胡子,也不說下去,真真是把方中愈急了些,臉都有些紅了。看見愈兒如此模樣,方孝孺也不賣關子了:“況且啊,那盧掌柜做了這些年的豆腐生意,除了那幾樣小菜,沒見他翻過幾次花樣,你一出現就立馬出了新菜,為父如果還猜不到,豈不是白活了這幾十年。”
????你不白活這幾十年,也不會做出那樣的決定啊,把咱家都帶到溝里去了,當然這些話也就在心里說說,要是讓旁人知道了,一定會給他掛一個不孝的罪名。
????看來父親,未必是外界傳說的那樣子啊。“父親是覺得我荒廢了學業,不做正事?”
????“不,我兒可曾知道,為父雖醉心儒學,卻也沒有到不通事理的地步,但畢竟你還小,賬房說,你還在家里支了六百兩銀子,怕是都投在了這豆腐坊里了吧!”
????“真是什么都瞞不過父親,父親說的不錯,那臭豆腐確實孩兒做的,父親若是想吃,待父親得了空閑,我做于父親吃。”方中愈這馬屁拍的是不顯山不露水。
????方孝孺笑道:“我兒有這個心思是極好的,得了空閑,就做與家里人吃吃吧!愈兒,為父有些事情想要問你,你可得如實回答。”
????聽完方孝孺的說法,方中愈停下稍微思考了一下,還是打算幫父親一把,便說:“父親,孩兒知道您想問些什么,孩兒近期翻看遜志齋父親珍藏的書籍后,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感悟,想說給父親聽聽。”
????“哦,那愈兒說來聽聽。”方孝孺捋了捋自己的長胡子,做傾聽狀。
????“南宋詩人陸游陸放翁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孩兒讀來此句有所獲,不知父親對此有何思慮?”
????“哦,此句是放翁先生教導兒子所做,告訴兒子要花氣力,還有就是要躬行。詩中表達的思想不僅是冬夜讀書的體會,更是他自身勤奮學習的經驗總結。光看書本上的知識那是淺顯的,學習還是要來自自身親自實踐來得到,凡是身體力行,方能提高認知。為父也是很欣賞這種態度的,我兒要好好學習。”
????“父親說的不錯,孩兒讀后,將其總結為實踐出真知。世間萬物皆有其規律,而獲得這些規律就要從實際出發,前人的經驗用在現在的時代或許已經有偏差,本身的實踐才能驗證事物,知識的對錯。又或者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方中愈說完自己的話之后,沒有繼續看著父親,而是端起小桌上的茶,自斟自飲了起來,他知曉父親會明白自己的意思的,畢竟他是方孝孺。
????方孝孺不斷地念著這兩句話,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念著念著,心中越發覺得這兩句話很有分量,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又好像失去了什么。
????不對,愈兒是在暗示我,先秦儒學是不適合大明王朝的,這孩子,還教育上我了,真是,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