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意義重大
????陳燮是個很怕麻煩的人,做事喜歡直接碾壓的風格在這個問題上改變了很多,不是陳燮良心發現了,而是把義務教育寫進法律這個事情,意義實在過于重大。這也是陳燮有耐心跟幾位內閣大佬周旋的原因。簡單粗暴的那一套,這個時候真沒有太多發揮的余地。
????所以,說服皇帝,跟內閣妥協,都是必須要去做的事情。不管最終談出一個什么結果,一旦達成協議,內閣這些大佬不找陳燮的麻煩了,事情操作起來就簡單多了。到了江南,有內閣的認可,誰再跳出來阻撓,那就真的要上簡單粗暴的一套了。
????作為禮部尚書,洪承疇當仁不讓,一條一條的跟陳燮掰扯起來。面對陳燮,洪承疇內心的情緒頗為復雜,一方面是他這個禮部尚書內閣大臣的位置跟別人還不一樣,他沒進過翰林。也就是說,陳某人不煽動先帝搞內閣制度的改革,他是沒機會入閣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內閣里頭的洪承疇、盧象升、史可法,都得感謝陳燮。另一方面,洪承疇對陳燮的畏懼之心,一直都沒消除過,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日俱增。
????@$看上去洪承疇代表大家跟陳燮討價還價,實際上這個火候的掌握好了,既不能讓大家看出他對陳燮的畏懼,又不能過分的激怒陳燮。內閣要有自己的態度,不然變成陳某人的一言堂,這內閣還有啥存在的必要呢?
????一對六,內閣大佬們玩起了車輪戰,洪承疇剛端起茶杯喝一口,姜逢元便跳出來道:“按照陳大人的說法,這八歲以上的娃娃都得上學。否則就是犯法,竊以為不妥,強人所難嘛。”
????陳燮的目的就是立法,但是也得強硬的一條一條的細節去扣,不然就太假了。當即把茶杯往桌子上重重的一擱,看著姜逢元。冷笑道:“姜大人,按照你的說法,這義務教育就別辦了。還是陳某人退位讓賢,你來辦?”陳燮這一番做派,立刻把大家給驚著,這貨之前一直態度還湊合,突然發飆估計是之前讓步心里不爽的原因。
????周延儒立刻開口滅火:“思華,不要激動嘛,都是為了公事。姜大人總歸是管著禮部教諭這一片的。說兩句也是分內的事情。”洪承疇不動聲色的看他一眼,心里罵了一句“老不死的挑撥離間。”姜逢元一聽這話,心道這還算是公道話,點出本人才是管教育的。
????陳燮冷笑的看看眾人,淡淡道:“要不這樣,在下奏請陛下,增設一個教育部?姜大人可以去做這尚書,那就沒那么多麻煩了不是?”陳燮這家伙也壞。一句話就給大家說的脾氣了。現在這個禮部,實際上的工作都是洪承疇在負責。姜逢元就是在國子監還有點權利。洪承疇是誰啊?能在權利上做讓步么?想都不要想啊,尤其是恩科的事情確定之后。
????“呵呵,恩科在即,就不要節外生枝了,還是繼續說思華的事情。”楊廷麟站出來打圓場,陳燮這才笑道:“好。別說陳某人霸道,既然姜大人說了話,在下就讓一步。每一戶人家,二丁抽一,八歲以上。十四歲一下,必須給我進學去,不然就是違抗朝廷法度。”
????把二丁抽一放在這個地方,眾人聽著也是醉了。這個陳燮,你能正經一點么?這又是什么朝廷的徭役,哪有這么干的?問題是陳燮就是做出讓步了,誰敢在繼續糾纏?不要早撩撥這貨了,免得他再次擺出流氓的嘴臉,大家都奈何不得。
????有了這么一段插曲,這個事情的談判進度反倒是加快了。洪承疇又很努力的爭取了一下,最終達成的協議如下,內閣原則上同意陳燮的義務教育制度的推行,并且奏請陛下立法確定這個事情。也就是說,這個事情最難的地方過了,至于陳燮說的二丁抽一,大家也認了。陳燮這個學堂,怎么教是他的事情,怎么辦大家也不好操心插手,也不敢。
????其實最大的阻礙,還是義務教育主導權的問題。禮部是很想爭下來的,但是陳燮放了話,這個事情一旦立法過了,他就親自去江南主持。什么時候辦好這個事情,什么時候回來。這么一說,大家立刻都沒意見了,心里巴不得呢,這貨最好別回來。
????禮部這邊不爭了,其他的事情就簡單了,至于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些東西不過就是大家說說而已,在利益面前,政治人物什么都好商量。陳燮達到了目的,內閣其他人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唯一失落的還是姜逢元,他沒怎么插的上嘴。
????商議記錄送到朱慈烺那里,小皇帝打開仔細看了起來,陳燮在前面來了一段序言,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斷言教育為強國之基石。如今的大明已經不是過去閉關鎖國的大明,開海之后,睜開眼睛看看世界的人很多。就算是朱慈烺深處深宮,對海外世界的了解也不少了。因為開海,大量的財富進入國庫,進入內庫,得到好處的大明皇室和宗室,絕對不會放手的。得到好處的官僚和士紳,也是不會輕易罷手的。掠奪南洋,掠奪印度,這些事情在國內就算沒有人去主動宣傳,民間也有很多說法。
????發展工商業的重要性,已經不容諱言,斷人財路殺人父母,這道理很簡單。現在大明工商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教育制度的落后。一個國家有九成九的文盲,讀書人就那么一小撮,略通格物的少的可憐。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義務教育就是辦法。
????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在江南推廣義務教育,受到的阻力不會太大,時機和條件都是成熟的。江南是特區省之一,先行推廣,今后往全國去。義務教育不一四書五經為主,粗通文字、算學,培養的不是官員,而是民間所需之工匠。
????陳燮刻意淡化義務教育給官員帶來的威脅,這一點可謂用心良苦。說起來還是老辦法,先培育一個階級出來,這個階級叫做有文化的工人階級。重點還是要立法,通過法律來推行這個事情,以陳燮的強勢,在民間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