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功高不賞
????素來團結的江南士林,在這一次的口水仗中,很明顯的分成了三派。正反雙方,看熱鬧的一方。其中看熱鬧的群體最大,站在明報一邊的稍稍多一些,攻擊明報的人屬于少數。
????一張報紙攪動了江南文壇,這是誰都沒想到的事情。江南的風潮還沒平息,京師又鬧騰了起來。一些御史言官,開始連續的上奏折,指出陳燮是明報的老板,一個武將辦報紙,居心何在。言下之意,在文人的傳統地盤伸手搞事,手里握有重兵,又掌握了輿論,你想造反?
????這些文字以奏折的形式出現,那就是誅心之言。就是要置人于死地!
????這些言官背后的人都是誰,朝廷里的文官都知道,崇禎心里也明白。趕上后金打旅順,陳燮率軍出征,奏折都被崇禎壓下來了。
????但是這些文官就是孜孜不倦的繼續上奏折,就在崇禎不勝其煩的時候,這一日的早朝,又有御史水佳允出來彈劾陳燮:“排擠同僚,雄踞登萊、東江,此藩鎮之跡也。”
????水佳允是什么人?大家都明白。這時候出來這么干,背后的人大家都看的清楚。
????坐在龍椅上的崇禎,在這個時空第一次對周延儒生出了厭惡之感。對東林一黨的惡感到了一個極致。即便在這個時候,崇禎也沒有換首輔的意思。對周延儒的信任,還沒到崩潰的時候。但是對水佳允,崇禎沒什么好臉色,黑著臉問了一句:“建部南下旅順。孫元化上的折子朕看過。分明是黃龍求援,陳思華出兵相助,怎么到了你這里就是雄踞二鎮?當此國家有事之際,不想著怎么退敵,不想著怎么給前方將士籌集糧餉。忙著彈劾正在作戰的將領。試問,水佳允,你又是何居心?”
????這話說的很毒辣,水佳允這種人,平時就靠著風聞奏事吃飯的。明朝這幫言官,都這個路子。就算是皇帝聽不進去。也不會把他們如何。今天這個氣氛有點不對了。
????周延儒正要出來幫忙圓話,崇禎已經先開口道:“答不上來么?那朕替你回答,”說著舉起手里的一份明報道:“這份明報,從第一期到現在,每一期朕都拜讀過。所謂國家大事。不過照抄邸報,說什么泄露國家大事,擾亂民心。朕聽著都覺得可笑。試問各位,朝中各級地方官,哪位沒有將邸報上的事情說出去?以朕看來,明報的這些消息,都是從哪來的,大家心里都明白。除了轉載邸報上的消息。剩下的都是些什么內容?各位,誰能告訴朕,這些內容里頭。哪有妖言惑眾的地方?水佳允,你說說吧。”
????水佳允的臉一陣紅一陣白,這個時候周延儒閉上了眼睛,心道這下麻煩了。周延儒是不可能受復社擺布的,這一點很明顯。問題是,陳燮不接受他的“招攬”。這個把他激怒了。一直在找機會搞倒陳燮。趕上江南士林帶頭鬧了起來,他是順手推一把而已。甚至都沒說什么話,就是一個默認的態度。那些跟東林關系不淺的言官。紛紛跳出來咬陳燮。
????事情就是這么簡單,但這一次好像要出問題。崇禎在這個時候,是不會拿言官如何的,所以不屑的看了一眼水佳允道:“以后就算風聞奏事,也不能毫無根據的胡亂攀咬。”
????散朝之后回到后宮,周皇后率眾來迎,崇禎沒去最近寵愛的田貴妃處,而是去了皇后那。沒人的時候才對周皇后道:“這些言官,越發的不堪了。陳思華在旅順激戰,他們在后面扯后腿。這事情要是傳到旅順,讓陳思華如何安心御敵?當初留著東江鎮,也是他們的意思,說什么御下之道在制衡。結果后金大軍還沒到,黃龍就向孫元化求援。真的以為朕不知道孫元化是怎么求著陳思華出兵的么?”
????“皇上息怒,言官風聞奏事,這是祖制。聽一聽,不壞事。臣妾不懂什么國家大事,也不懂什么制衡之道。就知道陳思華是個忠臣,皇上不會虧待忠臣。”
????這話崇禎愛聽,不爽的心情平衡了一些。對周皇后道:“東江孤懸海外,朝中大臣多次提出裁撤,朕也不知道該不該。不過這個黃龍,身為一鎮總兵,建奴還沒到,就先去求援,實在是不堪大用。”周皇后笑道:“皇上,打仗的事情,還是要聽聽武將的意思。別的武將不堪,陳思華文武雙全又有忠心,聽聽他的意見想來是沒錯的。”
????崇禎聽了眉頭舒展道:“皇后說的有道理,朕怎么糊涂了?”連滾帶爬的曹化淳又及時的出現了。還在院子門口,就在哪里大呼小叫:“萬歲爺,萬歲爺,大喜!大喜啊!”
????站在院子門口的王承恩,這一次沒有給他摔跤的機會,及時的伸手扶著他:“曹公公,又有什么好事?年紀不小了,走路要當心點。”
????曹化淳心里不滿被打斷了表演,但是就信任而言,他跟王承恩比不了。還得乖乖的告訴他:“東廠探子來報,陳思華于旅順大破建奴,陣斬敵酋岳托、德格類,斬首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