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一臉和藹的問,“小清今年多大?”
????“二十周歲,虛歲二十一。”
????老太太點頭,落地長一歲,關于年齡,各地的說法都不一樣,有的地方算周歲有的地方算虛歲,夏清這么一說老太太就明白了,“就是還沒過生日?”
????“是,老家過農歷生日,十一月份,每年年底,我過完生日就到臘月了。”
????原主的農歷生日跟她自己的農歷生日是同一天,不過陽歷生日不同。臘月學校開始放寒假,所以從小到大,夏清對自己生日的記憶就是寒假和過年。
????顧巍在一旁暗自記住了這個日子,準備在夏清生日的時候給她一個驚喜。
????老太太問了幾句話,看似簡單,但她對夏清的應對很滿意,因為夏清的態度里透著“真誠”二字,不花里胡哨,認認真真的回答,這一點跟老太太的性格是相符的。
????老太太娘家是北方小縣城的,家里兄弟姊妹多,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因為際遇進部隊當了女兵,又通過自學考試在部隊獲得了晉升的機會。
????她跟老爺子的結合是組織上安排的,那時候沒什么自由戀愛,不是聽父母的就是聽組織的,只要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就能相濡以沫過一生,不像現在的年輕人,看對眼了就戀愛,不喜歡了就分手,還有結了婚有了孩子的也離婚,這在老太太看來都是亂七八糟。
????雖然生活環境日新月異,但老太太的內心依舊淳樸,不愛拐彎抹角,磨磨唧唧,就喜歡夏清這種樸實又真誠的回答。
????她又笑著問,“你老家是哪兒的?家里還有其他兄弟姐妹嗎?”
????夏清說了老家的地址,怕他們沒聽說過,特意介紹了家附近曾經有過的歷史名跡,特別是解放前的一場著名戰役,老爺子跟老太太都是部隊里出來的,一聽過來來了興致。
????老爺子笑著回憶道,“哦,是那里,有印象,雖然我沒去過縣,但72年有一次部隊演習經過,吃過一道過油肉,當時覺得味道不錯。”
????老太太笑著拆臺道,“那時候但凡有肉就沒有不好吃的,吃完了碗底的油都恨不得舔一遍,最后碗都不用洗。”
????老太太說完大家都笑了,不過這些話現在聽起來好笑,當年卻是實實在在的心酸。
????“我家是姐妹四個,我是老三,大姐去年結婚了,在市里教書,二姐在首都上學,六月畢業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小妹剛參加的高考,分數出來了但錄取通知書還沒下來,我跟二姐讓她報首都的大學,這樣姐妹三個可以相互照顧,她一個人去其他城市上學家里也不太放心。”
????“你們家姐妹四個?那是挺不容易的,都是大學生,父母高興壞了吧。”
????從古到今,國人都有一個觀點,就是讀書改變命運,農村家庭,只要出一個大學生就能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夏家出了四個大學生,算得上改換門庭了,十年后再看,絕對不是現在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