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縉的學生鄧棟不由得說道。
????徐縉也點了點頭:“袁公文采風流,清貴之臣,探花出身,自然是極適合的,但是這議政大臣里不是只有老夫,除了首輔外,還有張溶、江東,所以,這個你得告訴二皇子一聲,徐縉愿盡全力,但不能保證一定是他。”
????“老師早歇,學生告退!”
????鄧棟自然明白徐縉話里的意思,看上去說是無法保證,實際上卻把外界還知道的議政大臣人說了出來。
????這樣一來,不需要徐縉親自去走動,袁煒與他背后的二皇子也自然知道去走動的。
????新的廷推方式,新的朝政決策方式,雖然還未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但帝國的高層官員們已經沒有閑暇去批駁這種改革會使自己失去多少權力,而是已經去適應這種改變,且開始利用新的規則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
????朱厚照這里也從西廠這里知道了這些動向,但他沒有因此聲張,他樂意看見底下的文臣武將們為了升官加爵來回奔走,為了權力你爭我奪,他只需保證帝國大方向不變就行。
????“陛下,嚴嵩和夏言今日于農科所密議了許久,這是他們說話的內容。”
????西廠高忠把本子遞給了朱厚照,朱厚照大略看了看,不由得暗自嘆道:“歷史好像沒有發生改變,這兩人還是走在了一起,只是不知道以后會不會也會分道揚鑣,互不相容。”
????次日一早。
????議政處再次召開會議。
????朱厚照依舊是親自駕臨此地,而夏言也依舊是先念了一通適合晉升為內閣閣臣的名單。
????緊接著,夏言又開始發表自己的推舉之人:“陛下,臣薦舉農部尚書嚴公入閣,嚴公是弘治十八年的進士,乃老成謀國之人,素來愛民忠君,且尤善處理突發災難,善解民困,如今天下太平,民眾數量增加迅猛,內閣需有一善營民生之臣,故臣薦舉嚴公入閣。”
????朱厚照點了點頭,他知道昨天一日,自己眼前的這四名議政大臣沒有一位閑著,都在暗中搞各種合縱連橫,如今朱厚照有意打亂其間的部署,直接點名道:“次輔徐卿,你先說說你的看法。”
????徐縉一陣錯愕,他本來想等張溶先說的,畢竟夏言昨天不是說了嗎,理應是英國公張溶這個武臣之首先說,但現在皇帝點名,他也不能抗旨,只得先向英國公張溶投去歉意的眼神,然后說道:“臣薦舉禮部左侍郎袁公入閣,袁公人品端正、素有文采,內閣乃天下文政中樞,當首重德文兩才,而于此莫若袁公最為適合。”
????徐縉說后就看了夏言一眼,眼神中不乏帶有挑釁的意味。
????夏言也只是微微一笑,只等著張溶和江東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