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王趾高氣昂,儼然不把趙構放在眼里。在他看來,大宋王位理應是柴家的。如果不是趙匡胤陰謀篡位,柴家依舊是當今皇上,自己的父親梁王膽小怕事,不敢起兵反叛大宋。萬般無奈之下,為皇上賀壽為名,來到京城,就四處聯絡以前的將領以及文臣,只可惜早已時過境遷,眾人早已忘記柴家這個后周皇帝的后裔,只記得趙家乃是當今天子,有些人根本就不給面子,處處碰壁,也有人愿意接見自己,其中就包括了代王趙桓。
????在代王府上,小梁王試探了一下趙桓,送上厚禮,讓他幫忙美言幾句,能過留在汴京城。雖然趙桓不知道他的用意,心里也不待見,故而隱晦的提出武舉考試,意思就是能夠得到武狀元,必然可以入朝為官。
????于是,小梁王感恩戴德的離開,卻不知趙桓是想借助他來攪亂趙構,要是柴桂出了意外,更加的好了,這樣就有借口彈劾趙構了,實乃一石二鳥之計。小梁王經過趙桓的點撥,又送了一份大禮給予張邦昌、張俊等三人。恰好,張俊、王鐸等人正愁沒辦法完成高俅吩咐的事情,小梁王自己送上門,他們何樂而不為,順水推舟即可。
????小梁王趾高氣昂地說道:“你便是湯陰縣的岳飛,本王勸你放棄比較好,待會要是有什么閃失,恐怕你家父母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柴桂的威脅恃才而驕,自認為有張俊等三人相助,便什么事都沒有,自己是內定的狀元,偏偏漏算了趙構的存在,又目中無人,還提及到岳飛的母親,如何讓他能忍。
????岳飛反唇相譏道:“千歲與草民爭奪武狀元,甘愿放棄爵位,榮華富貴,為國效命,這份心意草民深表贊同。然而,草民答應母親要全力以赴,沒有比試如何知道結果,還有一場比試,到時候再一較高下,如何?”
????“不識好歹!”小梁王冷笑一聲,道:“本王勸你早些放棄,莫不要白白丟了性命!既然你不聽奉勸,那便最后一場來個生死決斗,不論生死,不知你敢應戰嗎?”
????岳飛回道:“如何不敢?草民應戰!”
????“既然找死,本王就成全你!”小梁王冷笑一聲,自高自大,目中無人,就連張俊等人都看不下去了。
????趙構搶先一步說道:“既然你們兩人都有此意,那么我也不反對。不過,你們也要過得了這一關才行。”
????接下來,張邦昌又讓他們兩人各種寫下“槍論”和“刀論”。不再遵循趙構的那一套,選擇以往的傳統方式考驗他們兩人的“策論”。岳飛與柴榮二人領命下來,就在演武廳兩旁擺列桌子紙筆,各去作論。至于,張顯、王貴等人依舊按照之前的方式作答,也是馬馬虎虎過得了關,只有牛皋一人有些問題。
????趙構將他們兩人的試卷拿出來一看,岳飛的文才,趙構心知肚明,也沒有細心的查看,倒是認真看了一下小梁王的,也不禁點點頭,暗自稱贊道:“文才不錯!”
????若論柴桂才學,原是好的,不比岳飛差。只因岳飛不懼權貴,絲毫不退讓,氣得昏頭搭腦,下筆寫了一個“刀”字,不覺出了頭,竟然寫成了“力”字。小梁王自覺心中著急,只得描上幾筆,弄得刀不成刀,力不成力,只好涂去另寫幾行。正當他奮筆疾書時,岳飛早已寫好交卷,梁王諒來不妥當,也只得匆匆忙忙寫了幾句,就上來交卷。
????張邦昌先將梁王的卷子一看,就籠在袖里;再看岳飛的文字,吃驚道:“此人之文才,比我還好,怪不得宗老頭兒愛他,就連郡王都與他像是舊識。”
????拿人手軟,吃人嘴軟,張邦昌收了高俅的銀子,又收了小梁王的好處,豈能不幫他一把,故意喝道:“這樣文字,也來搶狀元!”接著,張邦昌就把卷子望下一擲,罰喝一聲:“叉出去!”
????左右呼的一聲擁將上來,正待動手。趙構怒吼一聲:“我看誰敢妄動!”左右人役見趙構怒氣沖沖,誰也不敢違令,便齊齊的站著,不敢動彈,又接著吩咐道:“把岳飛的卷子取上來我看。”
????左右又怕張邦昌發火,面面相覷,都不敢去拾。趙構目光變得更加陰冷,眾人急忙將岳飛的試卷取了過去,呈給趙構,他細心的看一遍,又看著張邦昌,陰冷的說道:“張大人好大的官威,莫不是忘記了還有本官在此?”
????張邦昌聽到趙構怒氣沖沖的聲音,又看見他陰冷的目光,冷汗直流。之前,趙構從未說話,自認為趙構懼怕小梁王,故而肆無忌憚,想要給予梁王一絲幫助,卻不想做得太過火,尤其還在趙構眼皮底下做這樣的事情,讓他更是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