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初,鄧小平先后途經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幾千公里、歷時一個多月的行程中,這位偉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邊調研視察,一邊發表了一系列振聾發聵的新觀點,后來被統稱為“南巡講話”。
????“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總設計師的“南巡講話”精神迅速地在國各地傳播開來。梁州第二師范學校的校園此時也不平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正成為一種思潮,滌蕩著校園的各個角落。
????“下海!下海!”
????學校開始創辦第三產業,梁州二師竹席廠應運而生。一部分有才華的年輕教師激情滿懷,準備孔雀東南飛,到深圳、廣州去追尋自己的人生理想。另一部分教師決定立足崗位,抹開面子和自尊,開展起第二職業。清貧不再是知識分子的天然命運,依靠雙手勞動致富奔小康,并不是一件恥辱的事。
????“米線,米線,一塊錢一大碗,好吃不貴!”
????“麻辣燙夾饃,夠麻夠辣,六毛錢一個,物有所值!”
????“新鮮的水蜜桃,五毛一斤,欲購從速,機不可失!”
????晚自習過后,校園大道上擺起各式各樣的攤點,一些文質彬彬的教師開始了熱情的叫賣。同學們穿插其中,如同進入了一個熱鬧非凡的夜市。正在長身體的年齡,晚上吃點東西,補充能量,再正常不過了。
????看著白天在講臺上激揚文字的老師們在夜間成了經營者和服務生,同學們剛開始還真有點不適應。買東西時絕對不到給自己代課的老師處購買,總覺得有點難為情。其實這些老師們既然敢擺攤,敢走出第一步,早已進行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早已將面子置之度外了。此時反倒熱情地叫起本班學生的名字,吆喝起自己的生意。既如此,同學們也就沒有了羞澀和顧慮,主動地關照起自己老師的生意。
????“襪子,領帶,洗發水!香皂,毛巾,衛生紙!絕對品質,絕對低廉的價格,超乎你的想象。”
????三班的翁海在課余時間也開始當起了賣貨郎。他在周末時間到城里批發市場批發一些生活用品,本著低于校園商店同類商品價格,薄利多銷的原則,活躍在各個宿舍間。他想,解放思想不僅僅是老師的事,也是我們大家的事情,我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勤工儉學。
????一些專業教師則利用自己所學,在學校辦起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武術、散打、吉他、鋼琴、繪畫、書法等各個輔導班像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了。五班的一些同學報名參加了散打班,還有同學報名參加了吉他訓練班......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校園經濟“繁榮”,趙弘毅思想上還暫時轉不過灣來,他總覺得在一個神圣的校園里,過多地摻雜了金錢的東西,似乎有點不太正常,其實他也說不出來個子午卯酉。他留戀著、向往著的師范學校應該是那種書香彌漫、道德文章……他個人覺得書香、銅臭不能兼容。
????然而人是社會中的人,個體在無法改變現實的情況下,只能是更好地適應這個現實。日子仍然在一天天過去,一翻熱鬧過后,晚自習后的校園夜市漸漸開始冷落下來。也許是學校開始管制,也許是大家的購買力有限,也許是知識分子短暫熱情的消逝,總之校園里除開為數不多的幾個教師家屬擺的小吃攤點外,大多都已悄然收攤,校園恢復了昔日的平靜。
????趙弘毅的家里經濟并不寬裕,但是師范學校的助學金已經可以使他正常生活運轉了,他對“發財致富”這種事情不太感興趣。
????趙弘毅最大的興趣還是看書。他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里,通過學校圖書室,系統地翻閱了中國四大名著和一些世界名著,翻看了魯迅的《朝花夕拾》、《吶喊》、《二心集》,閱讀了中國當代一些作家的優秀作品。他的各門功課俱佳,再加上文學作品的滋潤,使得他愈發的容光煥發,充滿青春年少的朝氣。
????趙弘毅現在身高已經長到了一米六八,與剛剛進校時候不到一米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身高雖然長了,但仍然比較消瘦,同學們戲稱他是《包身工》里的“蘆柴棒”。
????教室、閱覽室和學生宿舍成了趙弘毅標準的三點一線,他喜歡這種極簡的生活方式。稍稍遺憾的是學校圖書室里的書太為陳舊,他渴望讀到更新的書籍,特別是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一些當代作家所著的小說,比如《穆斯林的葬禮》、《平凡的世界》和《少年天子》等書。可惜這些書,學校圖書室很難借到,買呢,價格不菲,平均售價10元左右,這夠他10天的生活費了。